trbc-logo
devotional-img
21/02/2025, Friday约伯记 第 2 章 第 1 1节 至 第 13 节

沉默陪伴中的安慰

author-img
杨文强传道

今日经文

请点击这里阅读经文

灵修分享

苦难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。在某个时刻,我们都会经历痛苦、悲伤和困境。当这种情况发生时,朋友和亲人的支持会带来极大的安慰。然而,我们如何回应他人的苦难至关重要。

约伯经历了极大的痛苦,在短时间内,他失去了财富、亲人,甚至连自己的健康也失去了(伯 2:4)。他的痛苦如此深重,以至于他的外貌发生了严重的变化,连朋友都认不出他。

约伯的三位朋友:以利法、比勒达和琐法,在听闻他的苦难后,最初表现出了真正的友谊。他们从自己的家乡赶来,与他同在,仅仅是这份陪伴就体现了爱与友谊。他们远远看到约伯外貌的巨大变化后,便与他一同悲伤。他们撕裂衣服、放声痛哭,并把尘土向天扬起来,落在自己的头上。这些都是当时表达深切哀痛的文化习俗,显示出他们真心为约伯的痛苦感到悲伤。最重要的是,他们静默地陪伴了约伯七天七夜。这份沉默是深刻的,它表达了尊重、团结和深深的同理心。他们没有急于解释约伯的痛苦,也没有随意安慰他。他们只是静静地坐在约伯身旁,与他一同忍受那无声的哀痛。

他们的陪伴传递了爱与安慰。他们的沉默承认了约伯的痛苦深不可言,并给了他自由去哀悼,不受到干扰或批判。传道书 3:7 说: “静默有时,言语有时 在约伯受苦的时候,他们的沉默陪伴是送给他最大的安慰。

然而,当他们终于开口说话时,他们却成了“叫人愁烦的安慰者”(伯16:2),让约伯的痛苦雪上加霜。当约伯在约伯记第 3 章终于开口倾诉痛苦时,他的朋友们再也无法保持沉默,这正是问题恶化的开始。他们没有安慰约伯,而是试图用自己的经验解释他的苦难,并且武断地认为他一定是做错了什么,才会遭受这些灾难。

以利法认为约伯必定犯了罪,所以才会受苦(4:7-8)。

比勒达坚持认为约伯的孩子之所以死去,是因为他们的罪(8:4)。

琐法更加严厉,他直言约伯的苦难其实比他应得的还要少(11:6)。

然而,约伯的故事表明,苦难并不总是个人犯罪的直接后果。有时,它是更大属灵争战的一部分,或是一种信心操练。因此,在面对受苦之人时,我们不能急于给出简单的解释,而应当学习用爱心和智慧去说诚实话。

亲爱的弟兄姊妹,在我们试图安慰受苦的人时,我们往往会急于提供解决方案。就像约伯的三位朋友一样,我们可能会听到或说出类似的话:

“不要难过,你要信靠神,要刚强。”

“情况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,至少没有更坏。”

“想想看,你是不是做错了什么?否则,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?”

虽然这些话可能出于好意,但往往会带来更多伤害。有时候,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,就是给别人空间,让他们向神倾诉内心的痛苦。《诗篇》(诗篇 6、10、38 和 130篇)充满了哀歌和真诚的情感,表明我们可以在神面前倾诉、哀伤,甚至质问。

诗篇 6:3 说:“我心也大大地惊惶。耶和华啊,你要到几时才救我呢?”神允许我们在祂面前表达最深的情感,我们也可以为受苦的人提供安全的空间,让他们自由表达。与其急于给出答案,我们应该倾听、同情,并与他们一同祷告。这样,我们向他们传达的信息是:哀哭并不是缺乏信心,而是信心的表现——我们把痛苦带到一位听见我们呼求的神面前。

亲爱的弟兄姊妹,在许多苦难的时刻,我们能给予最好的安慰就是沉默的陪伴。沉默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,它是一种强大爱的举动,让人们有空间去哀悼和反思。愿主赐给我们智慧,使我们能够真正安慰那些身处痛苦中的人。

祷告:主啊,感谢祢成为我们最伟大的安慰者,在我们一切的苦难中安慰我们,使我们能用祢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些遭受苦难的人。求祢帮助我们,赐给我们更深的同理心,使我们能陪伴受苦的人,并以智慧去安慰他们。阿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