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rbc-logo
devotional-img
21/11/2023, Tuesday士师记 第 20 章

宗教行为也可能是虚假的

author-img
杨文强传道

今日经文

请点击这里阅读经文

灵修分享

这段叙述也被以色列人称为 “基比亚的日子”(何10:9),而在这里以色列人发生了一场大悲剧。在这个丑陋的故事中,基比亚的一些领袖对一个利未人和他的妾施行残暴。一个利未人和他的妾从伯利恒前往以法莲。由于天色已晚,他们决定在基比亚住宿一晚,由一位老人接待。夜里,基比亚的一些恶人来到老人家中,侵犯并杀害利未人的妾。为了引起人们对这一暴行的注意,丈夫将小妾的尸体剁成许多块,分别送到以色列的各支派。

这从便雅悯支派的人的罪恶行径激怒了其他支派。来自各支派的四十万个拿刀的人聚集在一起,与便雅悯支派对峙,要求他们交出基比亚的恶人,让他们接受他们应得的惩罚。便雅悯支派不听兄弟们的劝告,宁可与以众色列人对抗。至少两万五千便雅悯人和四万其他支派的人在战斗中丧生。以色列人知道,“基比亚的日子” 是以色列历史上最悲惨的事件之一,在那里,以色列人使得自己的兄弟血流成河。

在这段叙述中,令人费解的是,以色列人在与便雅悯支派交战之前曾向神求问,不是一次,不是两次,而是三次,而每次神似乎都回应了他们。然而,以色列人在前两次争战中都败于便雅悯支派。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?以色列人的态度是复仇,而不是和解。他们以为神也同样期待他们向便雅悯支派复仇。然而,当这样可怕的危机发生时,整个以色列人的第一反应该是来到神面前自我反省和认罪。在士师记第 2 章,当耶和华的使者责备以色列人的罪时,所有的百姓都放声大哭......他们在那里向耶和华献祭。以色列人都该聚集在一起,带着悔改的心来寻求耶和华神。

在第 2 节的叙述中,以色列人没有自我省察和悔改,反倒是聚集在一起拿刀待命。他们对神的求问并不是出于自我反省,询问自己是否得罪了神,以及该如何处置便雅悯支派。他们坚定认定他们的兄弟应该受到惩罚。他们甚至在询问神之前就已经拿刀。他们在出征之前首先求问的不是他们是否应该去,而是“谁应首先上去,与便雅悯人交战呢?”(18节)

在他们输掉第一场战斗后,问题修改成为,“我们再去与我们的兄弟便雅悯人交战,可以不可以?”( 23 节)但留意这里行动顺序的细节。他们在第二次询问耶和华之前,就已经又在头一天列阵的地方列阵了。这意味着第二次询问仍然是形式,做做样子而已。

直到第二次战斗失利后,全军才上到伯特利,哭泣、禁食,最后向耶和华献祭。然后,他们寻求耶和华,求问:“我们該再出去与我们的兄弟便雅悯人交战呢?还是休战呢?” (28a节)他们终于在战斗前谦卑地在神面前寻求祂。也注意神的回应,直到第三次询问时,神才告诉他们,祂会把便雅悯交到他们手中(28b节)。整个以色列人都沉浸在他们的自以为是,看不到寻求耶和华和祂旨意的必要性。在这里,我们发现以色列人的罪性是如此微妙。他们似乎是在寻求主,但事实上他们早已计划好了自己的行动。结果,他们损失了四万的兄弟。

亲爱的弟兄姊妹,在我们的生活中,是否也是这样呢?我们以为是我们的行动都来自神的计划,但实际上却是为了满足自己。宗教礼仪并不意味一定符合神的心意。敬谦的属灵生命要求我们谦卑自己,按照神的真理来省察自己的内心。保罗要我们查验神的旨意,不要效法这个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。弟兄姐妹,不要追求寻求自己的生活模式,而要寻求神的生活模式。我们的宗教行为也可能是虚假的。

wow
太棒了!您跟上灵修进度了!